-
3月18日
-
关于遗忘的原因,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为,部分记忆是压箱底了(无法读取,但未删除),部分则是真的忘了。如果详细解说,可以用上一节大课的时间(3小时),因此在此仅作简述。
1. 记忆分为:
1.1.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
1.2.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
1.3. 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LTM)
2. 工作记忆
2.1. 在思维组织、逻辑运算、处理信息的时候,通过抽取长期记忆的一些片段组成
2.2. 有些观点或会认为工作记忆就是短期记忆,但我认为两者有些区别
2.3. 工作机制类似电脑内存(如果不明白电脑内存的工作原理,我可以另外写一篇简介)
3. 短期记忆
3.1. 通过外部输入而留存于脑中不多于20秒到一分钟的记忆
3.2. 根据Miller(1956)的“神奇7(Magic Number of 7)”理论,人类一般可以同时储存7±2个短期记忆片段(例如7个英文单词)
3.3. 如果旧的不加以储存、新的不断输入,短期记忆很快就会遗忘
3.4. 工作机制也类似电脑内存
4. 长期记忆
4.1. 通过神经回路的强化,一些重要的资讯会被储存为长期记忆
4.2. 长期记忆可以保存几天、几个星期,甚至一辈子
4.3. 长期记忆分为隐式记忆(Implicit memory)和显式记忆(Explicit memory)
4.3.1. 隐式记忆是程序性的、无意识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意识地按照习惯完成一件事,那么隐式记忆起了作用
4.3.2. 显式记忆是有意识的,例如读完一首诗后把它背出来、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回忆起自己的学生岁月等
4.4. 工作机制类似硬盘
5. 记忆的过程
5.1. 简单而言,记忆的流程是:编码-储存-提取
5.2. 对于输入的内容,我们需要编码,转换为自己理解的意义,才能进一步储存,否则很快遗忘
(所以我认为上课听讲,听明白比记笔记更重要;如果自己不理解概念,记了也只会仅仅留存于纸上。自勉。)
5.3. 一般的记忆手段包括语义记忆(见5.2.)、情景/关联记忆(例如睹物思人、看到某人的照片就想起和他/她的一些往事)、陈述记忆(例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等
5.4. 研究发现,如果在一定时间段内记忆一系列的事物
5.4.1. 最开始和最末尾的事物通常印象最深刻,名为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5.4.2. 如果使用概念归纳整合法(chunking),可以在短时间内记忆较多的内容
5.4.3. 如果要加深记忆,可以有规律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记忆
6. 提取记忆
6.1. 短期和长期记忆都可以提取
6.2. 短期记忆因为需要在当前运用,所以会频繁提取、重新写入修改、再提取······
6.3. 如5.3.所言,长期记忆听过陈述、联想记忆提取
7. 为什么我们会遗忘
7.1. 创伤性记忆:不美好的记忆,人为选择遗忘——可能是潜意识里选择遗忘(2013年,麻省理工的科学家在小鼠身上发现了一种有助于遗忘不美好记忆的基因Tet1,文章链接:Gene For Forgetting Bad Memories Identified By MIT Scientists)
7.2. 如5.4.1.,最开始的记忆会压制我们去记忆后面的内容,而最末尾的记忆也会覆盖前面的记忆,导致中间的记忆容易
7.3. 记忆有衰退曲线:即便储存在长期记忆里,如果不加以巩固,也会逐渐遗忘
7.4. 如一开始所说,压箱底了——因为无法找到关联的记忆去提取它
7.5. 脑子坏掉了,例如神经损伤
除非注明,文章均为宿迁波仔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angboxyk.cn/post/gongzuojiyi-danao-jiyifenlei.html标签:记忆
- 评论:(10)
- 隐藏评论
【评论很精彩,有内幕、有真相!】